想找車貸 注意的資訊請看這裡
讓我們依循正當的管道
幫你快速解決你的困難與問題
馬上開始了解車貸 注意上的問題吧!!!
車貸 注意申請借款 找銀行沒方向? 來請專人幫你!!
【大紀元2016年03月18日訊】(大紀元記者李默迪綜合報導)中共央行的貨幣政策近來備受經濟學者的熱議。一方面為應對經濟下行而增加貨幣供應量,但另一方面又面臨人民幣貶值和資本外流的問題,有評論認為,現在中共央行的貨幣政策陷入窘境。
有業界人士注意到,中共央行行長周小川今年2月份的兩次公開表態說法不一。事後又有央行副行長出面改口和「澄清」。港台多家媒體發表文章表示,現在中共央行的貨幣政策陷入「兩難」甚至是「三難」。
中共央行行長說法前後不一
中共央行行長周小川在2月26日和27日的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前的記者會上稱,中共央行將採取「穩健略偏寬鬆的貨幣政策」,而且還說「個車貸 注意人住房加槓桿邏輯是對的。住房貸款應該有大力發展的階段。個人住房貸款在銀行總貸款的比重還是偏低的。」「房貸首付比例原來是30%,現在降低是有空間的。」
在3月初中共兩會的新聞發布會上,周小川改口稱:「穩健的貨幣政策略偏寬鬆是針對當前的表述,符合2015年後半年的狀況。」「我個人估計未來還會是採用比較穩健的貨幣政策,如果國際國內沒有大的經濟金融風波事件,會保持穩健的貨幣政策,沒有必要採用過度的貨幣政策刺激的辦法來實現目標。」
之後的3月8日,中共央行副行長易綱和潘功勝同時對周小川在G20會議中的話進行解釋車貸 注意。易綱稱目前中國貨幣政策並沒有改變,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;潘功勝車貸 注意稱周小川在G20會議上沒有說「個人住房加槓桿是對的」。
中共央行貨幣政策陷入窘境
香港東網3月18日發表評論文章表示,一方面中共擴張信貸是想保住GDP增長,但是另一方面,過於寬鬆的貨幣政策會導致人民幣貶值、資本外流車貸 注意加劇車貸 注意,而且大量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,將導致房地產泡沫繼續膨脹、實體經濟進一步衰退。中共央行的貨幣政策左右為難。
去年下半年以來,人民幣已經大幅貶值,自去年8月至今年2月初,人民幣兌美元累計貶值5.6%;去年中國資本外流超過一萬億美元,今年1月份超過一千億美元。
今年1月份銀行信貸增長2.51萬億元(人民幣,下同),創歷史紀錄;一月份社會融資總額增長3.42萬億元,比去年同期增長1.37萬億元。而中國的個人貸款一直居高不下。以上海為例,1月份新增個人住房貸款增加346.3億元,創下近三年新高;2月新增個人住房貸款209.6億元,同比多增143.8億元。
上海市統計局數據稱,2015年上海新房平均銷售價格為每平方米21,501元,其中內環線以內為平均每平方米72,066元。而今年1月份上海新房房價比去年12月份漲2.6%,今年2月份又比1月份漲了3.6%。
多年來,中共依賴信貸型投資來推動GDP。大陸《中國金融》2011年第3期文章中的數據顯示,從1980年到2009年,中國各項貸款餘額與GDP的走勢基本是一致的。《上海金融》的文章中提到,1990年到2002年之間,上海市貸款每增加1單位,GDP增加0.53個單位。
麥肯錫顧問公司報告指出,截至2014年6月,中共政府、企業和家庭債務總額占GDP比重已升至282%。《中國金融》2005年第6期文章中表示,1980年代到1990年代中後期,中國銀行不良貸款集中增長,比如1990年到1993年,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從10%飆升至20%。國際清算銀行(BIS)2015年曾發出警告,中國信貸占GDP的比重高達25.4%,居全球主要經濟體之首,恐引發另一波金融危機。
台灣中時電子報3月11日報導,目前中共央行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,但是大陸2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(CPI)大幅上漲,漲幅超過預期,所以現在中共央行既要考慮經濟下行,又面對停滯性通貨膨脹的風險,左右為難。
CPI是衡量通貨膨脹水平的主要指標,漲幅超過預期,則意味著通貨膨脹加劇。大陸2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(CPI)比前一個月上漲1.6%(環比),比去年同期上漲2.3%(同比),高於預期和前值1.8%。環比漲幅是2009年以來最高,同比漲幅是19個月來最高。
台灣聯合財經網3月11日的文章提到,今年3月1日開始中共央行降低存款準備金(降準)0.5個百分點,估計會釋放7,000億元人民幣的流動性,進一步增加銀行可貸資金。
降準可能是為了基於市場資金緊張,但是其後果是增加人民幣貶值壓力,繼而又加劇資本外流,同時擴大了一線和部分二線城市的房地產泡沫。【大紀元2016年03月18日訊】(大紀元記者李默迪綜合報導)中共央行的貨幣政策近來備受經濟學者的熱議。一方面為應對經濟下行而增加貨幣供應量,但另一方面又面臨人民幣貶值和資本外流的問題,有評論認為,現在中共央行的貨幣政策陷入窘境。
有業界人士注意到,中共央行行長周小川今年2月份的兩次公開表態說法不一。事後又有央行副行長出面改口和「澄清」。港台多家媒體發表文章表示,現在中共央行的貨幣政策陷入「兩難」甚至是「三難」。
中共央行行長說法前後不一
中共央行行長周小川在2月26日和27日的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前的記者會上稱,中共央行將採取「穩健略偏寬鬆的貨幣政策」,而且還說「個人住房加槓桿邏輯是對的。住房貸款應該有大力發展的階段。個人住房貸款在銀行總貸款的比重還是偏低的。」「房貸首付比例原來是30%,現在降低是有空間的。」
在3月初中共兩會的新聞發布會上,周小川改口稱:「穩健的貨幣政策略偏寬鬆是針對當前的表述,符合2015年後半年的狀況。」「我個人估計未來還會是採用比較穩健的貨幣政策,如果國際國內沒有大的經濟金融風波事件,會保持穩健的貨幣政策,沒有必要採用過度的貨幣政策刺激的辦法來實現目標。」
之後的3月8日,中共央行副行長易綱和潘功勝同時對周小川在G20會議中的話進行解釋。易綱稱目前中國貨幣政策並沒有改變,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;潘功勝稱周小川在G20會議上沒有說「個人住房加槓桿是對的」。
中共央行貨幣政策陷入窘境
香港東網3月18日發表評論文章表示,一方面中共擴張信貸是想保住GDP增長,但是另一方面,過於寬鬆的貨幣政策會導致人民幣貶值、資本外流加劇,而且大量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,將導致房地產泡沫繼續膨脹、實體經濟進一步衰退。中共央行的貨幣政策左右為難。
去年下半年以來,人民幣已經大幅貶值,自去年8月至今年2月初,人民幣兌美元累計貶值5.6%;去年中國資本外流超過一萬億美元,今年1月份超過一千億美元。
今年1月份銀行信貸增長2.51萬億元(人民幣,下同),創歷史紀錄;一月份社會融資總額增長3.42萬億元,比去年同期增長1.37萬億元。而中國的個人貸款一直居高不下。以上海為例,1月份新增個人住房貸款增加346.3億元,創下近三年新高;2月新增個人住房貸款209.6億元,同比多增143.8億元。
上海市統計局數據稱,2015年上海新房平均銷售價格為每平方米21,501元,其中內環線以內為平均每平方米72,066元。而今年1月份上海新房房價比去年12月份漲2.6%,今年2月份又比1月份漲了3.6%。
多年來,中共依賴信貸型投資來推動GDP。大陸《中國金融》2011年第3期文章中的數據顯示,從1980年到2009年,中國各項貸款餘額與GDP的走勢基本是一致的。《上海金融》的文章中提到,1990年到2002年之間,上海市貸款每增加1單位,GDP增加0.53個單位。
麥肯錫顧問公司報告指出,截至2014年6月,中共政府、企業和家庭債務總額占GDP比重已升至282%。《中國金融》2005年第6期文章中表示,1980年代到1990年代中後期,中國銀行不良貸款集中增長,比如1990年到1993年,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從10%飆升至20%。國際清算銀行(BIS)2015年曾發出警告,中國信貸占GDP的比重高達25.4%,居全球主要經濟體之首,恐引發另一波金融危機。
台灣中時電子報3月11日報導,目前中共央行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,但是大陸2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(CPI)大幅上漲,漲幅超過預期,所以現在中共央行既要考慮經濟下行,又面對停滯性通貨膨脹的風險,左右為難。
CPI是衡量通貨膨脹水平的主要指標,漲幅超過預期,則意味著通貨膨脹加劇。大陸2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(CPI)比前一個月上漲1.6%(環比),比去年同期上漲2.3%(同比),高於預期和前值1.8%。環比漲幅是2009年以來最高,同比漲幅是19個月來最高。
台灣聯合財經網3月11日的文章提到,今年3月1日開始中共央行降低存款準備金(降準)0.5個百分點,估計會釋放7,000億元人民幣的流動性,進一步增加銀行可貸資金。
降準可能是為了基於市場資金緊張,但是其後果是增加人民幣貶值壓力,繼而又加劇資本外流,同時擴大了一線和部分二線城市的房地產泡沫。中國華融「不缺錢」受惠債轉股
鉅亨網新聞中心 (來源:財華社) 2016-03-18 13:49
【香港財華社專訊】近期有消息指,人行正研究允許內銀將不良貸款轉換成股權,以紓緩不斷上升的不良貸款水平,內地國有大型金融資管公司——中國華融(02799-HK)董事長兼執行董事賴小民表示,「債轉股」並不像市場想象的那麼簡單,具體細節應仍在研究中。且「債轉股」並不代表內地不良資產到了難以扭轉的地步,相反,內地1.67%的整體不良貸款率仍低於國際水平,風險可控。他認為,資管公司在「債轉股」工作上有技術人才等先天優勢,內地十多年前已賦予資管公司相關工作的法律地位,相信公司可在相關政策下受惠。
他又指,國內50幾家機構授信華融近5000億資金,公司資金來源充裕「不缺錢」。因為過去融資渠道單一,現時正不斷調整資金來源結構,而發債在利率成本、時間等方面更有利,因此正通過發債不斷優化資金來源,未來還將繼續發債。此外,去年集團多賺36%至144.82億元人民幣,不派末期息。公司副總裁王利華表示,因公司去年上市至年底時間較短,上半年及特別分紅將合併納入明年再回饋股東,比率約30%。記者:施歡
留言列表